(学科领域代码:085801)
电气工程学科是研究电磁现象、规律和应用的学科,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源动力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面向国家需求、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面向企事业单位对电气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主要为电气工程领域内企业和工程部门培养电能生产、传输、使用全过程及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通过学习,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组织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应用开发人才与技术管理人才,毕业后可在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从事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能够成长为服务行业发展、引领科技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方向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变换、输送、分配、控制的理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特性分析、运行管理、控制保护等理论和技术,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电能。研究方向覆盖有新能源发电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与控制、电力信息化与自动化等,在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电力系统中的智能信息融合、油田自备电网节能降耗以及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主要研究变流器拓扑、建模与控制、电力电子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并结合现代控制理论、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智能技术等,实现对电磁能量的高效率利用、高性能的电气传动和运动控制及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结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已在现代交直流调速系统、变流器拓扑、电力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及新型调速电机(如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应用等方向形成了即突出专业特点又具有行业背景的特色和优势。
3、油气田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特色学科方向)
针对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关键装备和油气田信息化建设需求,研究电气控制与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理论以及油气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内容覆盖油气装备电气系统、智能测控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故障检测与诊断、油气田智能化和信息化等,并在海洋平台电气系统、井下智能检测装置、油气工程仪器装备、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与诊断、油气田自动化、智慧油气田中的通信技术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4、新能源发电与并网(特色学科方向)
针对全球去碳化趋势以及电网、天然气管网、供热系统、交通系统开始出现融合的新业态,研究新能源发电原理及其应用、储能技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并网技术、综合能源系统等,并在光伏发电、氢能综合利用、储能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显著的优势与特色。
三、基本要求
1、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
(1)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以及工程伦理等人文社科知识,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的哲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实践,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2)通过学习数学等基础理论课程,提高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科学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工程问题的科学分析和计算。
(3)掌握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准确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和现代管理知识,通过科学研究创新性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为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交际能力,以适应在本领域研究中查阅国外文献和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
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具有从事本学科工作的才智、涵养和创新精神,应了解本学科相关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努力学习本学科和相关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促进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研究素质的提高。通过选修课程、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掌握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实验与仿真方法等实际动手能力。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承担自己学位论文和其他学术著作发表过程中的相应责任。了解本学科相关研究伦理知识,在科研工作中遵守公认的生命伦理原则。
(2)学术道德
应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学术研究应具有科学创新的态度,做到一丝不苟、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反对急功近利;遵守诚实求真的原则,树立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理想,遵守学术要求、学术道德,遵守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规范。
3、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具有获取知识能力,课程学习是掌握学科基础、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学习基础上,通过阅读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参加学术报告会等渠道主动获取知识。在阅读学术专著过程中,力求深入理解专著所表述的学术思想和知识体系;在阅读学术论文过程中,学习论文所表达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抓住论文所解决的科学问题;在参加学术报告会的过程中,应积极思考、多提问题,抓住学术报告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
(2)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评价和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献综述是培养硕士生评价和利用已有研究成果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广泛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文献阅读应以近年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学术期刊的原始文献资料为主,体现本学科的前沿性、新颖性和交叉性,了解本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计划,包括:研究方向、文献阅读、选题报告、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学位论文的研究应针对本学科有价值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进行,所选课题应涉及本学科的前沿、热点、难点和重要理论或技术等问题,应具有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应使用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方法对所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科学的实验数据和合理的分析结论。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得到本学科同行专家的认可。
(3)实践能力
具有开展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的能力,开展科学技术实验的技能,与他人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的实践能力;应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工程设计等培养实践能力。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包括:通过对本学科专业研究进展及现状的了解和掌握,分析并提出科学研究问题,在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熟悉科学实验中所涉及的对象特性、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研究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以技术开发或工程设计为主的包括:通过对实际工程和生产过程现有技术进展及现状的了解和掌握,分析提出本学科基于工程和生产需要为背景的、旨在改进和提高现有工程和生产技术水平的研究问题,对所提出的问题探讨新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法的可能性,在比较、分析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得出能够对改进和提高现有工程和生产技术水平有所借鉴的研究结论。
(4)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与交流能力,积极参加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会、学术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前沿及最新动态,善于归纳总结与论文研究工作相关的研究进展,锻炼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4、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其研究成果要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主题要鲜明具体。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以严谨求实、科学创新的态度进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研究伦理,恪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学术惯例;符合学术作品的公共规范和格式要求;有突出的主题且与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表述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立论正确、观点鲜明、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表达准确、文字精炼、图标规范、数据可靠、说明透彻、推理严谨;避免使用文学性质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对专业常识应简写或不写。
学位论文按顺序应包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